大连市外国经济专家资格确认和专家证发放与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6:59:34   浏览:909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外国经济专家资格确认和专家证发放与管理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外国经济专家资格确认和专家证发放与管理办法
大连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做好对来连外国经济专家的管理和服务,保证外国专家在连工作正常进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外国专家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外国经济专家是指为执行政府间、国际组织间协议、协定和中外经贸合同来华进行技术、管理,以及应聘在外商投资企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 大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外办)负责来连的外国经济专家资格确认和《外国专家证》的发放与管理。
第四条 下列来连工作的外籍人员应办理资格确认和《外国专家证》:
(一)执行政府间、国际组织间协议、协定和援助、带有援助性质的外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二)执行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受聘来中国工作的外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由我政府直接出资聘请的外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随引进技术、进口设备来现场服务的外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因工程建设需要聘用的施工监理、技术顾问、咨询人员。
(六)应聘来连进行工程、研究、规划、设计的人员。
(七)外商投资企业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1、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同等学位、技术职称;
2、具有本专业五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并能正确实施技术指导,胜任本职工作;
3、具有在国(境)外从事五年以上管理工作的经历,在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中担任部门经理或同级以上职务;
4、具有我国急需的某种专业技术和特殊技能或其他业务专长。
(八)对我市经济建设有突出贡献,经市政府特批的从事经济工作的外籍人员。
第五条 外国经济专家的资格确认:
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单位聘用的外国经济专家,须在外国经济专家来连前一个月,由专家聘用单位将申请报告和外国经济专家的有关材料送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外办审批确认。
外商投资企业聘用的外籍技术和管理人员,企业应在获得市外经贸委颁发的批准证书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后,将申请报告和有关资料送主管部门审核,报市外办审批确认。
市外办对符合条件的外国经济专家予以资格确认,发给《聘请外国专家确认件》,并发出通知签证函电。
第六条 拟来连工作的外国经济专家,凭《聘请外国专家确认件》、邀请函电和有效护照向中国驻外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申办职业(Z)签证,持职业(Z)签证入境后,由专家聘用单位办理《外国专家证》,并于入境后30日内,凭《外国专家证》
、有效护照和其他有效证明到大连市公安局申办外国人居留证或外国人临时居住证。
第七条 外国经济专家聘用单位申办《外国专家证》,应向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由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送市外办批准:
(一)《外国专家证》申请表;
(二)护照复印件;
(三)专家本人近照两张(小二寸);
(四)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学历(职称)证明复印件;
(六)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外国专家证》的有效期可与外国经济专家在华服务时间相同,但最长不得超过护照签证的有效期,如确需延长时间,由聘用单位出具书面说明。
第九条 外国经济专家在连期间工作单位发生变更时,应到市外办办理《外国专家证》变更或注销手续。
第十条 《外国专家证》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统一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市外办发放《外国专家证》,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工本费。
《外国专家证》每年验证一次。
第十一条 持有《外国专家证》的外籍人员隐瞒本人情况,与原提供的身份条件不符或从事的工作、活动与专家身份不符的,由市外办收回《外国专家证》,并提请公安机关取消其居留或临时居留资格。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6月2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含有进口成份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准主要制造、加工工序清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含有进口成份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准主要制造、加工工序清单
1992年4月1日,对外经济贸易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第六条的规定,现制定含有进口成份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准主要制造、
加工工序清单如下: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第一类 活动物和 | |
| | 动物产品 | |
|------------|--------------------|----------------------------|
|第3章 | | |
|03.03 |冻鱼卵 |取卵、分选和冷冻 |
|------------|--------------------|----------------------------|
| |鲜的、冷藏的或冻藏 | |
|03.04 |的鱼片和其它鱼肉 |清除内脏和剔骨刺 |
| |(不论是否切碎) | |
|------------|--------------------|----------------------------|
|03.06 |虾仁、蟹肉 |去皮壳和冷冻 |
|------------|--------------------|----------------------------|
| |冷冻的或干的墨鱼、 | |
|03.07 |鱿鱼及章鱼 |清除内脏,冷冻或干燥 |
|------------|--------------------|----------------------------|
|第5章 | | |
|05.04 |动物肠衣 |清洗,分拣,盐渍或干燥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第二类 | |
| |植物产品 | |
|------------|--------------------|----------------------------|
|第8章 | | |
|08.01 |腰果仁 |去壳和去皮 |
|------------|--------------------|----------------------------|
| |第四类 | |
| |食品;饮料、酒和醋;| |
| |烟草及加工的烟草代 | |
| |用品 | |
|------------|--------------------|----------------------------|
|第17章 | | |
|17.01 |砂糖和绵白糖 |由原糖制成 |
|------------|--------------------|----------------------------|
|第18章 | | |
|18.04 |可可脂、可可油;可 | |
|~ |可粉;巧克力及其它 |由可可豆制成 |
|18.06 |含可可的食品 | |
|------------|--------------------|----------------------------|
|第24章 | | |
|24.02 |雪茄烟及卷烟; |由烟草制成 |
|~ |其它烟草制品 | |
|24.03 | |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 第六类 | |
|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 | |
| |业的产品 | |
|------------|--------------------|----------------------------|
|第28章 | | |
| |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 |无机化学品;贵金 |成; |
|28.01 |属,稀土金属,放射 | 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的 |
|~ |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 |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制 |
|28.51 |有机及无机化合物 |成品出厂价的75% |
|------------|--------------------|----------------------------|
|第29章 | | |
| |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29.01 | |成; 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 |
|~ |有机化学品 |下的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 |
|29.42 | |过制成品出厂价的75% |
|------------|--------------------|----------------------------|
| | | |
|第30章 | | |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 |成份混合而成供治疗 |成; |
|30.03 |或预防用的成药,未 | 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的 |
| |以标定剂量包装或非 |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制 |
| |零售包装 |成品出厂价的75%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用于治疗或预防用的 | |
| |含有混合或非混合的 | |
| |成药(不包括税目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 |30.02, |成;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 |
| |30.05或30. |的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 |
|30.04 |06项下的商品),包|制成品出厂价的75% |
| |装或标定剂量或多种 | |
| |形状或以零售方式进 | |
| |行包装 | |
|------------|--------------------|----------------------------|
|第31章 | | |
| |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31.01 | |成; |
|~ |肥料 |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的进 |
|31.05 | |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制成 |
| | |品出厂价的75% |
|------------|--------------------|----------------------------|
|第32章 | | |
| |鞣料和染料提取物, | |
| |鞣酸及其衍生物;染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32.01 |料,颜料及其它着色 |成; |
|~ |材料;漆和清漆;油 | 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的 |
|32.15 |灰和其它胶粘膏;墨 |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制 |
| |类 |成品出厂价的75%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第33章 | | |
| |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33.01 |香精油和树脂香膏, |成; |
|~ |香料制品和化妆盥洗 | 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的 |
|33.07 |制品 |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制 |
| | |成品出厂价值的75% |
|------------|--------------------|----------------------------|
| | | |
|第34章 | | |
| |皂类,有机表面活性 | |
| |剂、洗涤剂、润滑剂、| |
| |人造蜡,经过调制的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34.01 |蜡、上光蜡和擦净剂,|成;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 |
|~ |蜡烛及类似品,塑料 |的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 |
|34.07 |用膏泥、牙科蜡模及 |制成品出厂价的75% |
| |以石膏为基料的牙用 | |
| |制品 | |
|------------|--------------------|----------------------------|
|第38章 | | |
| | |使用本税目号以外的原料制 |
|38.01 | |成;也可使用本税目号项下 |
|~ |杂项化学产品 |的进口原料,其价值不超过 |
|38.23 | |制成品出厂价的75%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第七类 | |
| |塑料及其制品 | |
| |橡胶及其制品 | |
|------------|--------------------|----------------------------|
|第39章 | | |
|39.17 | | |
|~ |塑料制品 |由塑料原料加工成型 |
|39.26 | | |
|------------|--------------------|----------------------------|
|第40章 | | |
|40.07 | | |
|~ |橡胶制品 |由橡胶板、片、条材料制成 |
|40.17 | | |
|------------|--------------------|----------------------------|
| |第八类 | |
|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 |
| |旅行用品、手提包及 | |
| |类似盛具 | |
|------------|--------------------|----------------------------|
|第41章 | | |
|41.04 | | |
|~ |皮革 |鞣制或复鞣,整饰 |
|41.07 | |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第42章 | | |
| |皮革或再生皮革、塑 | |
| |料薄膜、纺织材料、 | |
| |钢纸或纸板制成或全 | |
| |部或主要以此材料覆 | |
| |盖的衣箱、提箱、小 | |
| |手提箱、公文包、公 | |
|42.02 |务包、书包、眼镜盒、|裁剪、缝制、成型 |
| |望远镜盒、乐器盒、 | |
| |照相机盒、枪套及类 | |
| |似的盒套;钱夹、地 | |
| |图盒、烟盒、工具盒、| |
| |运动袋、珠宝盒、刀 | |
| |叉餐具及类似盛具 | |
| |皮革或再生皮革制成 | |
|42.03 |的服装制品及服装附 |裁剪、缝制 |
| |属用品 | |
|------------|--------------------|----------------------------|
|第43章 | | |
| |未缝制或已缝制的已 | |
|43.02 |鞣毛皮 |鞣制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毛皮制成的服装制 | |
|43.03 |品、服装附属用品及 |裁剪、缝制 |
| |其它制品 | |
|------------|--------------------|----------------------------|
|43.04 |人造毛皮制品 |裁剪、缝制 |
|------------|--------------------|----------------------------|
| |第十类 纸、纸板及 | |
| |其制品 | |
|------------|--------------------|----------------------------|
|第48章 | | |
|48.17 |纸或纸板制的信封、 | |
| |封缄信片、素色明信 | |
| |片和通信卡;纸或纸 | |
| |板制的盒子、纸袋、 |裁切,装订或印刷 |
| |纸夹和文件夹,包含 | |
| |各种纸制文具 | |
|------------|--------------------|----------------------------|
| |卫生纸、纸手帕、 | |
|48.18 |面巾纸、餐巾纸、 | |
| |纸尿布、止血塞、 | |
| |纸床单及类似的 |裁切、消毒 |
| |家庭、卫生或医 | |
| |院用品 |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48.19 | | |
|~ |纸、纸板及其制品 |裁切,装订或印刷 |
|48.23 | | |
|------------|--------------------|----------------------------|
| |第十一类 | |
| |纺织原料和纺织制品 | |
|------------|--------------------|----------------------------|
| | | |
|第51章 | | |
|51.06 | | |
|~ |毛纱、毛线 |由毛纤维或毛条经纺制 |
|51.10 | | |
|------------|--------------------|----------------------------|
|51.11 | | |
|~ |毛的机织物 |织造 |
|51.13 | | |
|------------|--------------------|----------------------------|
|第52章 | | |
|52.04 |棉制缝纫线 |由两股或以上纱捻制 |
|------------|--------------------|----------------------------|
|52.05~| | |
|52.07 |棉纱 |由纤维经纺制 |
|------------|--------------------|----------------------------|
|52.08~| | |
|52.12 |棉机织物 |织造或印染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第53章 | | |
|53.06 | | |
|~ |麻纱线;其它植物纺 |由纤维经纺制 |
|53.08 |织纤维纱线 | |
|------------|--------------------|----------------------------|
|53.09 | | |
|~ |麻机织物;其它纺织 |织造 |
|53.11 |用植物纤维机织物 | |
|------------|--------------------|----------------------------|
|第54章 | | |
| |化学纤维长丝纺制的 | |
|54.01 |缝纫线 |由两股或以上长丝捻制 |
|------------|--------------------|----------------------------|
|54.02 | | |
|~ |化学纤维长丝纱线 |纺丝 |
|54.06 | | |
|------------|--------------------|----------------------------|
|54.07 | | |
|~ |化学纤维长丝纱线的 |织造 |
|54.08 |机织物 | |
|------------|--------------------|----------------------------|
|第55章 | | |
| |化学纤维短纤纺制的 | |
|55.08 |缝纫线 |由两股或以上纱捻制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55.09 | | |
|~ |化学纤维短纤纺 |由纤维或化纤毛条经纺制 |
|55.11 |制的纱线 | |
|------------|--------------------|----------------------------|
|55.12 | | |
|~ |化学纤维短纤纺 |织造 |
|55.16 |制的机织物 | |
|------------|--------------------|----------------------------|
|第56章 | | |
|56.03 |无纺织物 |成网至成品 |
|------------|--------------------|----------------------------|
| |麻或合成纤维纺 | |
|56.07 |制的线、绳、索、 |由两股或以上纱、线捻制或 |
| |缆 |编织 |
|------------|--------------------|----------------------------|
| |线、绳或索结制 | |
|56.08 |的网料;纺织材料制 |编结或织造 |
| |成的渔网及其它网 | |
|------------|--------------------|----------------------------|
|第57章 | | |
|57.01 | | |
|~ |地毯和纺织材料的其 | |
|57.05 |它铺地制品 |由纤维或纱、线经织造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第58章 | | |
|58.01 |特种机织物;簇绒织 | |
|~ |物;花边;装饰毯; |织造或编结或粘合或簇绒 |
|58.09 |装饰带 | |
|------------|--------------------|----------------------------|
| | |经刺绣,所用进口原料价值 |
| |成匹、成条或成花纹 |不超过制成品出厂价的 |
|58.10 |图案的刺绣品 |75% |
|------------|--------------------|----------------------------|
| |经绗缝用纺织材料与 | |
|58.11 |胎料组合制成的被褥 |裁剪、缝纫、绗缝 |
| |状纺织品 | |
|------------|--------------------|----------------------------|
|第59章 | | |
|59.01 | | |
|~ |浸渍、涂层、包覆或 |由机织或编织物制成 |
|59.07 |层压的纺织物 | |
|------------|--------------------|----------------------------|
| | | |
|59.09 | | |
|~ |工业用纺织制品 |织造或针刺 |
|59.11 | |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第60章 | | |
|60.01 | | |
|~ |针织物及钩编织物 |针织或编结 |
|60.02 | | |
|------------|--------------------|----------------------------|
|第61章 | | |
|61.01 | | |
|~ |针织或钩编的服装 |裁剪、缝纫至成衣或针织或 |
|61.14 | |编结 |
|------------|--------------------|----------------------------|
|61.15 |针织或钩编的袜类, | |
|~ |手套类,衣着附件和 |裁剪、缝制或针织或编结 |
|61.17 |零件 | |
|------------|--------------------|----------------------------|
|第62章 | | |
|62.01 | | |
|~ |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 | |
|62.11 |装 |裁剪、缝纫至成衣 |
|------------|--------------------|----------------------------|
| |胸罩、束腰带、紧身 | |
| |胸衣、吊裤带、吊袜 |钩编的经编结; |
|62.12 |带、束袜带和类似品 |其它的经裁剪、缝制或针织, |
| |及其零件,不论是否 |所用进口原料价值不得超过 |
| |针织或钩编的 |制成品出厂价的75%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非针织和非钩编的手 | |
|62.13 |帕、披巾、头巾、围 |裁剪、缝制,所用进口原料 |
|~ |巾、披纱、面纱及类 |价值不超过制成品出厂价的 |
|62.15 |似品,领带和领结 |75% |
|------------|--------------------|----------------------------|
| |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手 | |
|62.16 |套类 |裁剪、缝制 |
|------------|--------------------|----------------------------|
| | |裁剪、缝制,所用进口原料 |
|62.17 |衣着附件和零件 |价值不超过制成品出厂价的 |
| | |75% |
|------------|--------------------|----------------------------|
|第63章 | | |
|63.01 |毯子及旅行毯 |织造 |
|------------|--------------------|----------------------------|
| |床上、餐桌、盥洗及 | |
|63.02 |厨房用的织物制品; |裁剪、缝制或针织或编结, |
|~ |窗帘(包括帷帘)及 |所用进口原料价值不超过制 |
|63.04 |帐幔;帘帷或床帷; |成品出厂价的75% |
| |其他装饰用织物制品 | |
|------------|--------------------|----------------------------|
|63.05 |货物包装用袋 |编织或织造,裁剪,缝合 |
|------------|--------------------|----------------------------|
| |天篷及遮阳篷;帐 | |
|63.06 |篷;风帆;充气褥垫 |裁剪、缝制或粘合,装配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由机织物和纱线物组 | |
| |成的零售包装成套物 | |
| |品,不论是否带有附 | |
|63.08 |件,用以制作小地毯、|裁剪,缝制或针织或编结 |
| |挂毯、绣花台布、餐 | |
| |巾、或类似纺织制品;| |
|------------|--------------------|----------------------------|
| |第十二类 | |
| |鞋;帽;雨伞、阳伞 | |
| |人造花;人发制品 | |
|第64章 | | |
|64.01 | | |
|~ |鞋类 |制鞋面或鞋底、合成 |
|64.06 | | |
|------------|--------------------|----------------------------|
|第65章 | | |
|65.03 |毡帽和其它毡制帽类 |热压定型 |
|------------|--------------------|----------------------------|
| |用任何材料的条带编 | |
| |结成的帽子及其它 | |
|65.04 |帽,不论是否有衬里 |裁剪,缝制或编结 |
| |或装饰物 |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针织或钩编,或用花 | |
|65.05 |边或其它细片状纺织 |针织或钩编或缝制 |
| |物制成的帽子 | |
|------------|--------------------|----------------------------|
| |安全帽、橡胶或塑料 | |
|65.06 |制帽类 |裁料、成型 |
|------------|--------------------|----------------------------|
|第66章 |雨伞、阳伞 | |
| |(包括手杖伞、庭园 | |
|66.01 |伞及类似的伞) |裁切伞面、装配 |
|------------|--------------------|----------------------------|
|第67章 | | |
|67.02 |人造花卉 |成型、组合 |
|------------|--------------------|----------------------------|
|67.04 |假发 |编结,缝制或粘结 |
|------------|--------------------|----------------------------|
| |第十三类 | |
| |玻璃及其制品 | |
|------------|--------------------|----------------------------|
|第70章 | | |
| |镶框的玻璃镜,包括 | |
|70.09 |后视镜 |裁镜片,制框,装配 |
|------------|--------------------|----------------------------|
| |玻璃珠、仿珍珠,仿 | |
|70.18 |宝石或仿半宝石 |切割,琢磨或包镀,镶装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 |第十四类 | |
| |天然或养殖珍珠,宝 | |
| |石或半宝石,贵金属,| |
| |包镀贵金属及其制 | |
| |品;仿首饰 | |
|------------|--------------------|----------------------------|
|第71章 | | |
|71.13 | | |
|~ |贵金属、包镀贵金属 |制模或倒模,镶嵌或成型, |
|71.15 |制的首饰 |抛光,电镀 |
|------------|--------------------|----------------------------|
| | |钻孔或切割;琢磨或镶嵌或 |
|71.16 |珍珠及宝石制品 |穿串 |
|------------|--------------------|----------------------------|
| | |倒模或切割,胶粘或包镀, |
|71.17 |仿制首饰 |抛光 |
|------------|--------------------|----------------------------|
| |第十五类贱金属制品 | |
|------------|--------------------|----------------------------|
|第73章 | | |
| |钢铁制的桌子、炊具 | |
|73.23 |及其它家用制品及其 |切料、成型、表面处理 |
| |零件 | |
--------------------------------------------------------------------
--------------------------------------------------------------------
|税目号 | 商 品 名 称 | 主要制造、加工工序 |
| | | 或其它要求 |
|------------|--------------------|----------------------------|
|第82章 | | |
|82.01 |贱金属制的工具、器 | |
|~ |械、刀具、餐匙和餐 |切料或铸造,机械加工,表 |
|82.15 |叉及其零件 |面处理 |
|------------|--------------------|----------------------------|
|第83章 | | |
|83.01 | | |
|~ |贱金属杂项制品 |切料、成型、表面处理 |
|83.11 | | |
|------------|--------------------|----------------------------|
| |第十六类 | |
| |机电类 | |
|------------|--------------------|----------------------------|
| | |经全部组装工序和进口原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


(2001年10月16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五章 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本办法。
前款所称防震减灾活动,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条 本市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要求,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防震减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经济、规划、建设、市政管理、国土房管、民政、公安、卫生和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区、县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六条 本市防震减灾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依靠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第七条 本市应当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八条 本市应当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鼓励、扶持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成果,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协作,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第九条 本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市地震监测台网由市和区、县两级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其建设所需投资,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列入市和区、县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已纳入本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台站、监测点,需要搬迁或者撤销时,应当经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地震监测台站,应当接受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下列工程项目或者设施,应当安装强震动观测设备,所需资金列入工程项目预算:
(一)特大桥梁、大型水库;
(二)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交通、通信枢纽等城市基础设施主体工程;
(三)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物;
(四)核供热、核能研究、核能利用及放射性物质贮存等设施。
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强震动观测设备的安装,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强震动观测设备的管理,由设施或者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使用单位负责,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不得干扰和妨碍地震监测台站的工作。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及干扰源距地震监测设施的最小距离,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妨害;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国家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建设。
第十三条 本市各级地震监测台网应当向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地震观测数据,做好地震数据、资料的交换工作。
第十四条 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本市的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根据地震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不得擅自向社会散布。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五条 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县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根据震害预测结果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会同发展计划、经济、规划、财政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防震减灾规划的修改,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第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一)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重大影响的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电站、通信枢纽、广播电视设施、医院、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设施等建设工程;
(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设施,输油、输气设施,贮存易燃易爆、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核供热、核能研究、核能利用及放射性物质贮存设施等建设工程;
(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且位于地震小区划范围内的,应当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地震小区划范围以外的,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十八条 对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后,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
建设工程应当按照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第十九条 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未达到抗震设计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地震、规划、建设、国土房管、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技术指导。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中出售的房屋的抗震加固,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 本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考虑地震发生时人员紧急疏散和避险的需要,预留通道和必要的绿地、广场和空地。
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市政、园林、文物等部门划定地震避难场所。
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通道。
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通道的所有权人或者授权管理者,应当保持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完好与畅通,并按照规范设置明显标志。
第二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第二十二条 本市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有关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研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
第二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震紧急救援专业队伍,配备专业化救援设备,加强抗震救灾专业技术训练和综合演练。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和本地区居民、村民开展必要的防震、避险、救助训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灾救助志愿者队伍,震时实施救援活动。
市民应当积极参加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的防震减灾训练和演习。居民家庭应当准备必要的防灾、救护设备,提高防御地震灾害和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学校应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并进行必要的防震减灾训练。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二十五条 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参照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按照国家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前两款所述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补充和重大事项的调整,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并报原备案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供水、供气、供电、供热、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单位,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或者设施的管理单位,重点大中型企业应当制定本部门或者单位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前两款所述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补充和重大事项的调整,应当报原备案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宣布所预报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并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临震应急期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延长10日。
第二十八条 本市发生破坏性地震或者本市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对本市造成严重影响时,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二十九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当地人民政府的部署和指挥,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采取措施组织人员对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实施有效管理,排除险情;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市民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及时关闭户内电源、水源、气源;帮助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避险;救助遇险人员。
第三十条 驻华使馆和领馆、国际组织驻京机构、外国新闻媒体驻京机构及其人员的地震应急,按照外交部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有关国际惯例,由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协助外交部等中央部门组织实施。
在京外国留学生、市属机构聘用的外籍专家、外国商务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人员以及由本市有关部门接待的临时在京访问、旅游等外籍人员的地震应急,由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已确定为避难场所和其他可以作为避难场所的空地,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单位应当无偿开放。
第三十二条 地震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和救灾情况等信息报告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告震情和灾情。
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将灾情评估结果及时报告市人民政府。
第三十三条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秩序,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紧急应急措施:
(一)交通管制;
(二)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三)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和调配抢险设备、物资等;
(四)需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由市人民政府宣布。
第三十四条 发生非破坏性有感地震,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时,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社会稳定。

                  第五章 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十五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调动紧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力量抢救遇险人员。
第三十六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全力做好以下抗震救灾工作:
(一)民政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设置灾民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调配、发放救济物品,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
(二)交通、电力、通信、市政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抢修并恢复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对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严重次生灾害;
(三)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做好伤员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四)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抗震救灾物资的安全和火灾预防及扑救;
(五)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要求,积极组织救灾工作。
第三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市民开展震后自救、互救,组织防灾救助志愿者队伍,有秩序地开展人员救援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十八条 本市非地震灾区的区、县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害情况,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援。
接受国际社会和国内其他地区对本市提供的紧急救援,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重新核定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市和地震灾区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害情况和抗震设防要求,统筹规划、安排地震灾区重建工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尽快组织拟定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遭受严重破坏的城镇确需易地重建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对选址定点进行论证,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条 对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进行保护,作为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教育基地。
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十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制止,并责令限期改正:
(一)不按照规定安装强震动观测设备的;
(二)不按照规范要求保持避难场所、疏散通道完好与畅通并设置明显标志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四十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地震监测设施或者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妨害,又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二)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擅自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的,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制造地震谣言,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
(二)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